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威九国际(中国)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任世培:听课

发布时间:2023-05-29  点击:

我在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从1974年到1985年,有十几年的光景,一直在教学科工作。当时,教学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科室,不但要制订、修订教学计划,负责教学计划实施,而且要抓教学质量,关注教学动态等。于是,听课就成了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说起听课,我十分怀念我的老搭档牛彦英老师,我总共听了1000多次课,同牛老师一起听的课至少有八九百次。我们同听课、同研究、同评议、同促进,很多情景难以忘怀。

我们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舞台,是教学研究的立足点。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有关领导应当参与听课,从而全面了解师资队伍状况,推广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就把听课计划提前一周发给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处长、人事处处长、教学科科长等。总的来看,领导们对此比较重视,只要时间允许,大部分都去听课,有效带动了领导重视教学氛围的形成。

领导重视听课,对老教师来说,比较适应;对年轻教师来说,就会感到些许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因为这体现了学校对教师课程教学的重视。我们把听课的重点放到青年教师群体,在听他们的课之前,我们通常会告知一些领导和老教师,组织他们一起听。当时,每年新进的教师,我们听过课的并同其交谈交流的能够占到八成。交谈中,我们指出有哪些缺点,哪些优点,哪些需要改进。虽然老师们所授课程有别,有些课程不一定能完全听懂,但是听课是双边活动,讲课的效果、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以及信息量的多少,大概是可以听出来的。频繁的听课活动使我和牛老师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有的新教师说:“我们刚进校门就听说有两个老先生,整天去听课,今天终于来了。”我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可见,听课确实能促进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听课活动的深入进行,我们结合课程建设也对授课质量进行评定,提出了质量标准,并悬挂在教室里,让师生知晓。之前听课评价只知道定性,评价谁讲得不错,但到底根据什么判断,则比较模糊。标准出来之后,每次测评的时候,我们找十几个学生坐在一起,根据所列的标准,由我和牛老师讲解并主持测评。之后,一起对测评结果进行定量计算。刚开始,这项工作做起来复杂得很,弄得我们头晕眼花的。后来,由一些学习计算机的学生帮忙,编了一个关于测量打分的程序,我们就不用再去计算了。

因为听课而带来的工作在不断延伸,比如,新教师讲课之前要进行试讲,我们就去帮助把关,对他们的课进行评价,判断他们能不能讲好课,上课方式是否合适;学校组织讲课比赛,我们甚至成了评判的主角。

通过听课,可以很好地去发现、挖掘人才。黄琦就是讲课比赛中被发现的教学能手。事实证明:课讲得好,学生考试成绩往往也不会差。那些年,煤炭院校经常举办统考,我们学校数学统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进行物理统考,正好抽到了黄琦教的两个班,结果,我们学校的学生分数比其他的院校平均高20多分。于是,中国矿大的校长带着一些主任过来听课并座谈,黄琦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提高了。

刚开始,并不是每一名教师都能讲好课的,差的占 20%~30%,这20%~30%往往是受到关注的,包括领导在内的很多人都想知道是谁,我们的态度很坚决:保密!为什么不能说呢?因为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讲,刚上讲台,没有什么经验,可能教得好,也可能教得不好,要是一公开,势必会对其心理和成长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就没法工作了。所以我们只能告知一个比例,这也算对青年教师的一种保护吧。

对于青年教师一定要爱护,即使讲得不好,也要保密,因为听课的目的在于帮助人提高,再说,我们都是学工科的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教学实习、教育学、教学过程等,都不大知道,让新教师马上就能讲得很好,也不现实。记得有一个教政治经济学的青年教师,牛老师去听他讲课,一听就发现他讲得不大理想。正好孙燕玲老师也讲这门课,我们就去听,发现和那名青年教师讲的出入很大。孙燕玲讲得很好,一堂课有多少内容,怎么分配,哪里是重点,讲得清楚明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就和这名青年教师一起去听孙老师的课,对标学习,弥补不足。后来,这名老师也很上进,在《教学研究》(社科版)上还发表了1篇论文。

在10多年的听课活动中,我们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和他们的关系都比较和谐,从没有发生对立的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从工作出发,与人为善,谁讲得好,我们就宣传;谁讲得差,我们就帮助。

选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讲述:任世培 整理:秦晓钟 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