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主题教育中,深刻领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天然结合点,既面临着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愿景,又担负着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贡献智慧力量。
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基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性的科学认识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性判断,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观,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质量观,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统筹,以往的“底线质量”和“合格质量”难以满足新需求,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高质量发展还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需要从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路径依赖式发展模式,转向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的新发展模式,亟待发展路径“变轨超车”式的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检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尺度。
深刻认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的发展,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一以贯之的根本逻辑,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落实高校根本任务,既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更需要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性体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再“以量谋大”,而是“以质求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系统观念,涉及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治理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激发高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加快解决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全面升级,从只关注自身建设,转向同时关注自身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服务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
牢牢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的着力点
把牢思想之舵,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使命的“国之大者”。
把握学科建设的“时”与“势”,精准靶向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各项指标,主动将高等教育发展“小逻辑”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大逻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积极谋划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布局,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学科人才的重大需求,全面提升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综合改革,把握好规模与质量、特色与一流、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线,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分类评价,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蕴藏于师生中的发展伟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有组织科研,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创新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加主动、更加深入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锚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又要放眼世界学经验;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人才交流,吸收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革命实现高等教育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智”向转变,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高等教育深刻变革。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时代所向。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更强烈的历史担当、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谋定实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作者张蕾,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