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威九国际(中国)科大学子/校友正文

朱栋栋:将创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8-10-24  点击:


人物简介:朱栋栋,泰安校区自动化14-2班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计算机二级C语言证书、系统分析及软件应用工程师证书;获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7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H奖、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2016年第九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全国比赛第一阶段二等奖、2016年第十三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The Model of Toll Station Planing”已被CPIP-S(原ISTP)检索;获实用新型专利四件,其中以第一专利申请人获《一种电动梯形传送装置》和《一种多功能座位体前屈测试仪》专利两件;多次获校级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众诚奖学金等;现已被推免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朱栋栋所学专业是自动化,因为要经常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所以对数学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时,所选的赛题是图像处理方向的,类似于从图形序列帧中判断相机的运动方向。”朱栋栋回忆道。

当时他对这个领域还一无所知,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咨询专业课老师。“大二时,专业课老师祝长生启示我应该用MATLAB读取图片,然后把这一类问题转化成纯数据问题。”朱栋栋便尝试检验脑海里浮现的块匹配算法,发现效果超乎自己的期望,激动之余也让他迷上了图像处理和数学算法。

数学建模国赛一等奖背后的故事

大三上学期,在经历4次各类数学建模比赛的历练后,朱栋栋参加了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次比赛有来自34个省市区近10万大学生组成的31199支队伍参赛,仅294支队伍获全国一等奖,比赛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团队耗时整整一天都没有选定赛题”,朱栋栋所在的团队在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比赛题目要么理论太过深奥,要么缺少数据,团队成员讨论了很久也没有头绪。”朱栋栋深知,要想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万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最终,他与指导老师马芳芳一番讨论之后,结合自身优势,权衡各题利弊,确定了赛题。

“很快,我发现那段时间白天环境有些嘈杂,琐事多,团队建模效率有点低”,作为队长的朱栋栋遇到了第二个困难。“不如我们白天休息,晚上通宵!”朱栋栋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没想到队友们都支持这一想法,于是朱栋栋向辅导员周立志请假后,开始全天候待在实验室里。

现实也佐证了他的决定,夜深人静时,他们的队伍效率倍增。“第一天时,通宵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最后一天整理完论文回宿舍时已经凌晨了。”朱栋栋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朱栋栋作为队长带领他的团队获得泰安校区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1分钟到20秒,智能车速度破纪录

“今天天气挺好的,等会去打球吗?”“不去了,等会儿还要去实验室。”

“大食堂有个窗口好像加了个新菜,去尝尝?”“你们先去吧,实验室还有点事没忙完。”

这是朱栋栋准备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时的生活写照。朱栋栋的舍友开玩笑道:“他比赛前的一个学期里,实验室变成了他的‘宿舍’,智能车是他的‘舍友’,他如果不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要求参赛队伍制作一个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车,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自动识别道路行驶,比的是谁能在没有冲出跑道的前提下用时最短。

半年的时间里,朱栋栋每天都在“改算法——调代码——搭硬件”的循环中,天气越来越热,高温时近40度,但为了防止光线等因素影响智能车识别赛道,作为队长的他只能说服队员关上窗户、拉上窗帘。纵然两台电扇在天花板上飞速转动,实验室仍旧热浪滚滚,“手腕、手背上全是痱子,记得有一次敲代码敲得手麻了,才从实验室回宿舍休息了半天。”朱栋栋说。

朱栋栋团队克服了赛道元素缺失、场地过小、零基础、赛道过密等困难后,终于来到比赛现场,但现场日光灯光线过强、硬件故障频出等突发问题还是令他措手不及,无奈之下,只能夜以继日地调整参数、修改阈值、降低车速……比赛三天的时间里,朱栋栋团队每个人休息都没有超过五小时。不懈努力终换来了回报。他带领团队获泰安校区参加全国智能汽车竞赛以来的最佳成绩——山东赛区二等奖。队伍智能车速度也突破泰安校区历年参赛纪录,从往届智能车近1分钟跑完赛道一步迈到20秒完成比赛。

从平均学习绩点第9到综合绩点第1

朱栋栋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不算是最好的,但也一直稳定在前5名。最终在研究生推免成绩计算时,朱栋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专业第9。在本专业只有3个推免资格的情况下,如果仅凭平均学分绩点,朱栋栋是得不到推免资格的。但在发展性素质绩点权重仅为0.1的情况下,朱栋栋学术创新、实践服务、社会工作、文体活动四个方面得分94分,比平均学分绩点第一的同学高出近40分,一跃成为专业综合成绩绩点第一名。据保研工作各类成绩计算表中显示,朱栋栋各类加分项目达30个,比第二名多出8个。

“差不多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数学建模和智能车上了,挤出的一些时间还担任着学校星愿英语协会会长,有时也会羡慕周围有些同学能随心所欲支配自己的时间,但在进行研究生推免时,才发现自己这几年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朱栋栋说。

朱栋栋提到,在参加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面试时,面试官针对他科技创新竞赛经历中的许多细节刨根问底地追问,但是因为自己确实做过这一切,知晓每一个细节,让他在面对面试官的“挑剔”提问时仍能从容应答,最终顺利通过了面试。与此同时,对他科技创新经历感兴趣的东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都伸出了橄榄枝,朱栋栋最终选择了图像处理,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

“很庆幸有机会来到学校的机电系,遇见了很多好老师,遇见了互相帮助的队友们,也感谢学校提供平台,使我有机会天马行空建立自己的数学模型,不断完善智能车,发表自己的论文,完成各项专利的申请。”朱栋栋说。